|凯发娱网址多少振兴三题
2025-07-23 20:17:49
“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这么好的帮扶政策◆■★。◆■★◆”这几天忙着在大棚种菜的白树华干劲满满★★◆★。
院和平说,近些年,外出务工的、进城陪读的、跟着子女进城养老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常住人口从2017年的1580人锐减到520人,而且60岁以上的老人占60%。
今年春节,村民白树华遇到了麻烦事。大年初一◆◆◆,他开货车拉石头时发生事故★■,3根肋骨骨折★◆◆■◆★,车子自燃报废,之前买车时还拉下向亲友借的15万元外债■★◆。来自杭锦旗委巡察办★■■■、包联昌汉白村的李来飞和村两委委员第一时间入户◆■■★★,核实后按程序将白树华一家纳入监测帮扶对象,申请到户产业扶持资金2万元■■★,为白树华的妻子申请公益性岗位,为他读小学的小儿子申请教育帮扶资助。
如何尽快扭转这种局面?巴拉贡镇党委书记温惠说,要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要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项目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到乡村干事创业凯发娱网址多少◆★。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主体是人。记者采访发现,昌汉白村的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有能力又愿意服务群众的能人不多★■,整个村庄发展振兴的人才支撑并不坚实。
“吸引并留住更多年轻人■◆★■◆,是乡村全面振兴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希望国家能在这方面对西部脱贫地区提供更大的政策支持★■◆★◆。”曾经担任过驻村的杭锦旗委办主任郝换刚说◆■■。
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院和平说★◆★■◆■,去年村里规模化种植了1000来亩甜糯玉米■◆■■,亩均产值较种一般玉米增加2000元左右★◆★■。
村南垃圾处理场边上的那片沙化荒地凯发娱网址多少,经过改良提升,建成了高标准农田,还配建了节水灌溉管网。大风刮得依然猛烈◆◆■■,但这里早已没了当年的飞沙走石。连片沙荒地变身稳产水浇地■★,让人不禁感慨★◆◆■★。
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村里的土地逐步流转到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手中,为规模化种地提升效益创造了条件。
见到村民张耀文时,他正在蔬菜大棚种黄瓜、西红柿和豆角。问他为什么种这些,张耀文说,“有镇食堂兜底收购◆◆★★,种这些不怕卖不出去。”
今年的产业发展如何更上层楼,院和平召集开了个“诸葛会”,参加的有村干部,在村里搞产业项目的业主■■■、能人大户,村庄发展的■■★■■◆“领头羊”基本都来了。
当年最愁生病■★■★◆,如今好政策拔掉了因病返贫的■★■■★◆“根子”★◆◆◆。去年12月,白三子做了个胆管碎石和息肉切除手术,总共花费2◆★★◆★■.3万元,自己只掏了2400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
◆★“今年我争取进一步打开销路,扩大养殖规模。”杭锦旗广汇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占飞也返乡创业了,他投资600万元,流转村里1040亩盐碱地,成立合作社养南美对虾★■、种水稻。袁占飞跟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解决了盐碱地仿野生养殖技术难题,去年出产的对虾品质上乘,一斤售价20多元,这让他信心大增。今年★◆■★■★,他积极运作◆★■◆★,跑市场★■◆★、找合作,争取让虾卖个好价。“等我蹚出路来■■★◆★■,一定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说这话时,袁占飞的眼里有光◆★■★◆★。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到底该种什么”的难题,困扰着乡村产业发展◆■■■■。发展深加工缓解销售难,订单种植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昌汉白村积极探求破解之道。任重道远,但路在脚下。
今年3月,习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指出★■◆★■★:“农村工作的重点是把脱贫转向乡村全面振兴,脱贫的兜底必须是固若金汤的★◆,绝对不能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关键要把这些事做实■◆,持续下去★★★■。”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昌汉白村的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得怎么样?乡村全面振兴衔接推进如何?还有哪些发展难题需要进一步破解?记者重返昌汉白村,触摸脱贫地区发展振兴的时代脉动。
当年因病致贫、愁容满面的他,如今满脸笑容,“生活好得很,天天能吃肉,没啥愁事,气色好多了。◆◆”
巴拉贡镇镇长希木介绍,为帮助乡亲拓宽销售渠道,镇里还准备在昌汉白村邻近的三盛公水利风景区设置展销柜台,开设助农直播间。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这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我国乡村是个大课题◆★。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加大支持保障,改善发展条件■★◆■,让乡村的好机会★★■◆、好环境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建功立业,为乡村发展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目前◆★◆,昌汉白村共有脱贫户24户56人,其中之前因病致贫15户,因学致贫3户◆■■,缺技术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3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户。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昌汉白村会交出怎样的答卷◆■★◆?还要加力破解哪些振兴难题◆★◆★◆■?记者扎下来深入探寻。
生病是最大的致贫返贫因素★■★,但如今,风险被政策防线牢牢挡住。目前,全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住院医保平均报销比例达70%,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达60%,特殊病门诊报销比例达90%★◆。
价格高了就多种,低了就少种甚至不种,随后价格又回升……上一年的销售情况对乡亲们的种植决策有很大影响■★。李来飞介绍,为促进村民稳定增收,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村里正谋划建一家辣椒加工厂,将村民种的辣椒收购起来,生产辣椒面、辣椒酱等产品◆■◆。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政策★◆★“防贫坝”牢牢筑起,监测帮扶体系高效运转,昌汉白村规模性返贫致贫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脱贫的兜底确实做到了固若金汤■■◆★■。
■■★“我马上准备外出调研,看能不能给村里招引几个项目,给村民带回几张订单。”村民赵云是个80后,2018年返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凯发娱网址多少,带领村民种植特色果蔬,带动11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他还利用杭锦旗商会会长身份,积极投身消费帮扶,近5年累计帮助村民销售180余万元农产品。
种植大户侯军种了19个大棚,品种有甜糯玉米★★◆、甜瓜、西瓜◆■■、辣椒等★◆■■■★。多元化种植,是他总结出来的“致富经★◆”。去年辣椒价格大幅回落,今年他家大田改种订单黄糯玉米■◆,大棚订单试种新品种南瓜,“有了订单,心里就有底了。”
更让白三子高兴的是,这8年,收入增长了近2倍★★■★■◆。去年★■◆,老两口种了12亩玉米◆■★★◆,养了5头猪、20只羊,再加上公益性岗位、养老金和打零工等★■◆■,全家总收入7■■★◆◆◆.2万元。腰包鼓了,抗风险有了底气。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支部软弱涣散曾是昌汉白村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村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内有3名大学生,选聘“乡招村用”大学生1名,村里还储备了3名后备干部。近年来,村★◆■■“两委”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果蔬种植,去年为村民分红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6万元,村级党组织战斗力和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
因学致贫返贫方面,政策“防贫坝”也高高筑起。义务教育阶段有“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免学费和住宿费并发放国家助学金★■■■◆★,中高职教和大学阶段有雨露计划和滋蕙计划■■◆,还发放国家助学金。昌汉白村还使用集体经济收益金,每年为考上大学的孩子发放奖学金。
李来飞介绍◆◆★◆■★,全村有监测对象9户21人★◆◆,目前4户消除了风险,1户今年能消除风险,还有包括白树华在内的4户都落实了帮扶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除了基本医保,我们还有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在此基础上,旗政府每年安排300万元购买应急救助,为大病重病患者再加一道防线道防线握指成拳,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大大降低。”杭锦旗农牧局局长柴琴介绍■◆◆■。
要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到乡村建功立业
2017年6月,习在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时,专门提到了当年6月5日本报刊登的报道《驻村三记》。这篇报道,是本报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昌汉白村驻村一个月、调研精准扶贫写下的。
政策“防贫坝”牢牢筑起,监测帮扶体系高效运转,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宽敞整洁的村道,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屋舍俨然,不少农家门口停着小轿车,高标准农田整齐连片,孕育着新一季的丰收……时隔8年,再访昌汉白村◆■★★★,变化着实不小。
今年,鄂尔多斯市现代农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种植公司顺利帮农户找到了订单。公司负责人王雄介绍,他们已在昌汉白村种下了3200亩马铃薯★◆■■■,由内蒙古一家农业公司订单收购◆◆■■,生产薯片和马铃薯全粉。该农业公司总经理李志龙说,公司每年能深加工36万吨马铃薯,将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由现代农牧集团在杭锦旗打造20万亩种植基地■■◆★■★。“‘龙头企业+种植基地+农户■★◆■■’规模化组织化解决销售难题,带动乡亲们稳定增收,这将为旗里蹚出一条充满希望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杭锦旗副旗长何永岗说★★■◆。